-
编者按:10月16日下午,一场精彩的讲座带我们重温了三十多年前的一桩未竟之业:超导超级对撞机(SSC)研制。如果一切按计划推进,它本将成为当时全球体量最大的科学仪器,固化为美国在高能物理上的长期筹码。然而,1993年秋天,美国国会通过投票叫停了资助。一些惯常解释早已为学界熟知:冷战退潮、财政收紧、治理失当、成本上扬……而本次讲座的主讲人Joseph D. Martin(英国达勒姆大学历史系科学与技术史副教授)则为这一认识版图再添关键线索:...
-
纪要 |【科技史前沿讲座49】科学可视化中的新兴客观性:分子模拟中的认识论转变与迭代精确性编者按: 2024年9月19日,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的马大年(Daniele Macuglia)助理教授在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01室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关于分子模拟历史的讲座。在这场深入探讨了动态可视化在分子模拟领域的变革性作用的讲座中,马老师梳理了自20世纪后期以来科学可视化在历史、认识论及技术层面的转变,特别强调了分子动力学(MD)模...
-
纪要 科技史前沿讲座45 从沉箱法到管柱钻孔法:新中国大型桥梁建设中的协同创新研究 编者按: 2024年4月25日下午,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科技史研究前沿讲座”邀请到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姚靓老师发言,主题为《从沉箱法到管柱钻孔法:新中国大型桥梁建设中的协同创新研究》。讲座主要探讨20世纪50年代在中苏合作背景下,管柱钻孔法技术的诞生过程,旨在说明跨国技术合作并不是单纯的技术复制,也是一个相互借...
-
【科技史研究前沿讲座42】 Seeking News, Making China2024年3月14日下午,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科技史研究前沿讲座”邀请到北京大学科技医史系助理教授雷震(John Alekna)发言,主题为Seeking News, Making China。围绕着他的同名新书,讲座以创新的、整体性的视角审视20世纪中国的信息实践,将农村和城市历史编织在一起,以通信技术和技巧的视角讲述大众社会的兴起,展示了新闻革命如何从根本上重组了中国的政治地理...
-
【科技史研究前沿讲座41】 新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起点问题新探2024年2月29日下午,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科技史研究前沿讲座”邀请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时文生授课,主题为《新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起点问题新探》。本期讲座由北京大学科技医史系教授张藜主持。时老师在治史中从他人不疑处见疑,偶然发现官修史书对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绝密会议,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并作出研制原子弹战略决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