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波探源述往思来
——
记“北大理科与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学术研讨会”
夏木阴阴,碧水漾漾。6月26至27日,一场大家云集、异彩纷呈的学术盛会——“北大理科与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百年燕园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办,旨在以科学史研究的专业视角回顾和探讨北大理科对于中国现当代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作为本次学术会议的重磅环节,历经数年筹备、备受各界关注的“北大理科与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历程研究”项目(下称“北大理科史”项目)宣告正式启动,迅速引发热议,成为学界焦点。
在6月26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院士,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副校长黄如院士,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教授,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忠范院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北大科技医史系副主任张藜教授等专家学者就“北大理科史”项目开展的意义和方法各抒己见。赵钧先生代表该项目的重要支持者——北京大学校友李革赵宁伉俪宣读贺信,热烈祝贺“北大理科史”项目开启新篇章。在现场来宾的共同见证下,韩启德院士向学校赠送书法题词“星光灿烂,君子之泽,百世不斩;述往思来,北大理科,灼灼其华”,隆重宣布“北大理科史项目”正式启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本次学术研讨会为期两天,设有两个大会报告及七场分组讨论,另设圆桌论坛环节,可谓观点交锋互助益,思想碰撞迸火花。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十多家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北大理科与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北大理科与中国近代社会”、“北大理科史的亲历、口述与回忆”、“北大理科学科史与机构史研究”、“北大理科人物及学术思想研究”、“北大理科的档案文献与历史珍存”、“学科交叉视野下的北大理科史”等学术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在学理和实操层面为北大理科史研究的推进贡献了许多真知灼见。
积学储宝|北大是一座研究科学史的宝库
北大理科是中国科学界、中国高等教育界一面光辉的旗帜,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北大理科为中国科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北大理科是北大学科的四梁八柱,是北大学科的半壁江山,培养了大批人才,做出了显著成果,推动了北大学科建设与发展。
——郝平
北大理科滥觞于同文馆格致教育,历经百余年岁月,见证着现代科学在中国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血脉相接。韩启德表示,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等学科的高校,巨擘云集,创新人才辈出,学术成果显著,在现代科学的引入、传播与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在中国现当代科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大是一座研究中国科学发展史的宝库。这片土地是中国现代科学萌芽生长的地方,这里珍藏着卷帙浩繁的史料档案,埋藏着令人神往的文物遗迹,蕴藏着科学思想的潜流根系,凝聚着先驱者们的精神气蕴。
北大档案馆郭鹏博士介绍说,档案馆珍藏了记录百余年来北京大学创建、变迁、发展、建设历程的档案,截止到2020年底总量已接近32万卷/件,其中含有丰富的学科史资料。她举例说,目前已收集整理了53位北大理科知名教授的档案资料,其中不乏珍贵的手迹、书籍、照片、印鉴等。其中一些人物档案总量巨大,如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先生的档案总数超过4000卷;曾主持北大数学系二十多年的江泽涵先生,其档案也多达2700多卷。
档案并不是北大理科史的唯一载体。北大图书馆保存有完整的《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周刊》,以及《国立北京大学自然科学季刊》《北京大学数理杂志》《国立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会刊》等一批重要的早期学术刊物;北大地质博物馆是我国建立最早的高校地质科学博物馆,见证了北大地学学科的百年发展,现有5个标本存档室,收藏了各类地学标本近10万件;北大生物标本馆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生物标本保存地之一,藏有动植物标本50000多份,其中包括光绪年间的石竹(1905年)、普通秋沙鸭(1907年)、钟君木等一批珍藏标本。
北大的每一个馆藏机构都是一座“金矿”,它们曾为北大理科的教育教学提供重要支持,默默记录着光阴荏苒、风雨变迁,时刻等待着有心人的叩问。
溯源厘次|北大理科史的基础是院系史与学科史
现在北大的很多理科院系都已超过百岁,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在中国现当代科技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甚至有着“北大理科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现当代科技史”之誉,北大理科史可以说是我校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黄如
分科治学传统及学科建制化发展使得自然科学知识生产形成支流纵横、比物连类的学科脉络,演变为今日多学科并驾齐驱、竞逐发展的局面。作为本次会议的开篇议题,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刚院士,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院士,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陈兴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虹教授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介绍了北大数学、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在这些杰出科学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述中,北大理科的宏大拼图渐次清晰明朗。
北大理科学科史和机构史研究意在溯源北大理科发生发展的重要史实、史事,厘清科学建制化、学科体制化的宏观脉络,探寻学科和机构变迁发展的内生逻辑,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金安平教授指出,大学学科史研究必须基于分科理念,基于学系的建设之上,否则就成了民科史。她根据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了学术史、学科史、学系史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为北大理科史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重要指引。
学系和机构是大学职能的直接承担者和组织者,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基本载体,学系史研究也是科学史研究的经典议题。本次研讨会上涌现出了一批相关领域的新近成果。张剑考查了北京大学理科各系在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历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李学通讨论了北大地质学系与中国地质调查所的关系,认为二者长期具有密切关系,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成就的人字结构;梁佳媛考察了燕京大学生物学系籍由医学预科生培养事业同北平协和医学院建立合作机制的始末,以时代环境特征为依据将生物系的存在时期(1920-1950)划分为起步、发展、瓶颈、凋敝、终末五阶段,揭示了推动该系角色转变的潜在政治与社会因素;曹琪聚焦于北大化学系学生社团由最初的同人社团向组织更为规范的“学会”的演变,通过对这一历程进行考察,呈现出当时北大开展化学教育和共同研究活动的一些历史实景。
学统颂述|北大理科史也是人物史、思想史和文化史
理科史所承载的,不仅是学科史,也是思想史、文化史;不仅是学科的发展演进,也是人的活动,是理科拓荒者直至今天北大理科人持之以恒的努力。
——邓小南
北大理科史不只是机构与学科发展的成长史,还是学术赓续、代代传承的奋斗史。每个艰难求索、勇攀高峰的个体都是这段历史的缔造者,他们身上承载着激励今日北大理科人不断奋进的精神传统。
在百年时间尺度下的宏大叙事以外,北大理科史亦聚焦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个体行为。诚如邓小南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历史是对人类活动的记录,历史学的意义在于反思。北大理科史既是学科特色鲜明的学术谱系,又是“常为新”的北大精神的亲历者、创造者的生命史。
作为北大理科的建设者、亲历者,老一辈北大理科人的记忆尤其弥足珍贵。本次会议有幸邀请了几位北大理科前辈,他们的讲述和回忆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重温那些鲜活的历史细节。王义遒生动地讲述了1965年他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台原子钟的峥嵘岁月;阮慎康回忆了北大第一门化学史课程的开设,彰显了北大科学人的历史情怀;唐晓峰以侯仁之先生的珍贵资料为基础,介绍了历史地理学在北大的奠基和发展;丁明孝分享了一段自己亲身经历的北大生科院改革历程。这些亲历亲闻给了在场听众身临其境的感受,也印证了科学史家樊洪业先生常说的一句话:历史因细节而生动,往事因亲历而鲜活。
人物是历史舞台上具体而鲜活的元素,演绎着生生不息的故事,应时常走近他们,用心感悟他们。刘忠范院士说,我的确能够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和前辈们对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提出,现在有很多“活化石”,要利用好这些“活化石”,让他们讲述口述历史。王奇生教授也呼吁,重视口述史工作,要让老一辈北大人把他们的亲身经历很好的留存下来,这是北大的记忆,也是建设校园文化、打造北大荣光的重要内容。北大理科史项目一直将口述史研究作为重中之重,倾听老一代北大理科人讲述他们所亲历的北大理科史,挖掘个体记忆,重塑公共记忆,将鲜活的情感和意志凝练为思想与精神,为北大理科史赋予温度。
科学人物、学术成果及学术思想研究亦是北大理科史的题中之义,也是本次会议的一个焦点议题。郭九苓基于北大历史上二百多位名师教育教学的思想、方法和经验,提出了对教育本质的思考,认为这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经验与方法以及学术感悟是大学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萨日娜讨论了冯祖荀与早期北大数学系的建设及发展,弥补了学界对冯祖荀这位北大数学奠基者的研究空缺;陈克胜总结了廖山涛的现代数学思想与启示;章慧基于学科内史角度分析了徐光宪的科研创新观和科学贡献;丁兆君考察了物理学建制化之前留学归国的物理学家群体及其学术传承;邢云通过考察张相文的教研经历,讨论了中国地学研究的早期面貌及其发展。诚如韩启德所言,人创造了历史,历史研究的核心是人。研究人物及其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与传承。
北大理科学术研讨会侧记(下篇)将于明日推出!
敬请关注!
文:北大理科史习研小组(王新、吴雨佳、曹琪)
编辑:张雪梅、李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