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活动预告
  • 17
    2025/11
    摘 要用发展的视角从头探寻一项科学技术的起源、了解其发展轨迹是系统学习某个领域的重要内容,更是追求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科技史不会具体指导一项技术操作,但在研究科技史的过程中,技术发展的规律和未来可能走向是它能带给人们的点拨和启示;与此同时,很多关键科学问题可能在技术诞生之初就已存在,需要长期不懈的深入研究。从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至今,47年来,辅助生殖技术基于临床需求,整体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精进并得到广泛应用,...
  • 12
    2025/11
    本讲摘要通信是战争指挥的必须手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建立了庞大的通信指挥体系,包括无线、有线、人力和其他简易通信等。现代通信技术——无线和有线通信,是其中最核心的框架!为了在战争中运用现代通信技术,中国共产党在器材获取、通信网络建构、电话电台使用制度,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物质和技术层面的现代意识。中国共产党在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现代技术运用机制,新中国成立后也有相当的影响。...
  • 10
    2025/11
    摘 要本次课程将中国现代医学的演进历程分为四个阶段,讲述了西方医学如何传入,中国的现代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医学教育体系、卫生行政管理体系的创建与发展,中国现代医学体系的改革及其面临的困境,以及由于疾病模式转变而带来的新挑战,分析了百余年来诊疗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文化习俗的转变等与疾病谱变迁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主讲人:张大庆张大庆,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
  • 03
    2025/11
    摘 要科学和技术在长期进化中会发生阶段性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发展的常态不是革命,而是大大小小的创新。创新使得技术和科学等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世界发展格局。主讲人:张柏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南开大学双聘教授。主要研究科技史及科技发展战略等。主编英文学术期刊: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9
    2025/10
    本讲摘要STS是涵盖了科技史、科技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其中实证取向的科学社会学在国内一直未得到长足发展。北美传统的默顿科学社会学关注生产科学知识的科学家、科学组织和科学制度,是科学外部的社会学;欧陆传统对科学知识和技术本身的社会学分析是科技内部的社会学。本讲通过回顾个人由外部转向内部的科学社会学的研究经历,系统介绍STS领域的典型研究问题和对应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讲人介绍洪伟,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社会学博士,...
共145条 首页上页12345...29下页尾页 1/29

地 址: 北京大学静园一院

邮 编: 100871

联系电话:010-62753220

邮 箱:hstm@pku.edu.cn


北大官方微信

系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