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From the 1890s to the 1980s, Chinese intellectuals from different walks of life believed that the millennia-old Chinese writing system was the main culprit for China’s modern ills. The only remedy, they thought, was a thorough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rough alphabetization, phoneticization, simplifica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Drawing on his recent book, Dr. Kuzuoğlu’s lect...
-
摘要 科学仪器史是科技史的一个重要方向,对科学仪器历史的研究会极大扩充和深化我们对于科学的认知。那么,什么是科学仪器史?如何研究科学仪器史?在这个报告中,我先简要介绍国际上科学仪器史的研究现状,然后以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藏的若干科学仪器为例,探讨科学仪器史的研究路径问题。主讲人 刘年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科学仪器史、科学博物馆学、地球与海洋科学史,主持故宫博物院开放课题、国家...
-
摘要 抗战时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科学本土化进程的关键阶段,辗转内迁大后方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弦歌不辍的同时,也积极转向战时研究和生产。抗战后期来华的李约瑟受命调查并援助中国科研事业,广泛接触科学界人士和机构,深入社会的不同领域,较为全面地了解到战时科研工作的概况和主要贡献。他也感受到中国科学家的精神风貌,思考传统与现代科技对社会的作用,展望未来科技的发展和组织形式。通过解读旅行报告和日记,结合丰富...
-
摘要 用发展的视角从头探寻一项科学技术的起源、了解其发展轨迹是系统学习某个领域的重要内容,更是追求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科技史不会具体指导一项技术操作,但在研究科技史的过程中,技术发展的规律和未来可能走向是它能带给人们的点拨和启示;与此同时,很多关键科学问题可能在技术诞生之初就已存在,需要长期不懈的深入研究。 从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至今,46年来,辅助生殖技术基于临床需求,整体技术得到了大幅...
-
讲座信息题目:资源开采技术与化石燃料创造的世界主讲人:萧建业(Victor Seow)哈佛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主持人:张藜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教授时间:2024年12月16日 19:30-21:00地点:静园一院201内容摘要在此次讲座中,我将介绍我的著作Carbon Technocracy: Energy Regimes in Modern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22)。这本书以满洲的抚顺煤矿的历史为切入点——该煤矿曾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煤矿开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