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中法科技交流被认为是中法关系里重要的一环。跨国的知识流动又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现象。目前学界的关注点集中于17-18世纪与近代的两国科技交流,较少涉及当代部分。核电技术从法国向中国的转移是当代中法科技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国核电研究起步较早,但进展缓慢。中国通过对法国两种堆型的研究考察,最终决定引进法国的 90 万千瓦级压水堆。该问题的起点是法国决定放弃自主路线,引进吸收美国同类技术,并积极将民用压水堆技术转化为国际商品。中法就民用压水堆技术转移的谈判并非一帆风顺。这牵扯到法美关系与美中关系。本报告尝试用多国文献资料分析法国引进美国压水堆技术的原因、中法核电合作的起源及其所牵动的国际关系,从而加深对当代中法关系的理解。
主讲人

李云逸,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科学技术史、法国科学技术史与中法关系史。用中、法、英等语言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着重从不同角度看待冷战期间中法两国在外交与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分歧与对话,以及法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与体制建设。主译的《科学与知识的历史》一书入围第十六届傅雷翻译出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