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信息题目:从《全集》到《年谱长编》——竺可桢研究近20年的进展主讲人:潘涛 《竺可桢全集》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出版编辑组组长主持人:张藜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教授时间:2025年4月17日 15:10-17:00地点:静园一院201内容摘要2025年是竺可桢诞辰135周年。作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科学史家的竺可桢,其载入《辞海》条目的释文是如何随着时代演变的?《竺可桢全集》24卷(含16卷日记)自2004年开始出版以来...
-
摘要中法科技交流被认为是中法关系里重要的一环。跨国的知识流动又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现象。目前学界的关注点集中于17-18世纪与近代的两国科技交流,较少涉及当代部分。核电技术从法国向中国的转移是当代中法科技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中国核电研究起步较早,但进展缓慢。中国通过对法国两种堆型的研究考察,最终决定引进法国的 90 万千瓦级压水堆。该问题的起点是法国决定放弃自主路线,引进吸收美国同类技术,并积极将民用压水堆...
-
讲座信息题目:当代中国水利史研究:研究选题与资料搜集及应用主讲人:王瑞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主持人:张藜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教授时间:2025年4月3日 15:10-17:00地点:静园一院201内容摘要人类文明起源于河流,水与人类文明的兴衰息息相关。为此,历史上有作为的统治者意识到治水与治国的关系,都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可以说是善治国者必先治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更加重视水...
-
摘要From the 1890s to the 1980s, Chinese intellectuals from different walks of life believed that the millennia-old Chinese writing system was the main culprit for China’s modern ills. The only remedy, they thought, was a thorough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rough alphabetization, phoneticization, simplifica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Drawing on his recent book, Dr. Kuzuoğlu’s lect...
-
摘要 科学仪器史是科技史的一个重要方向,对科学仪器历史的研究会极大扩充和深化我们对于科学的认知。那么,什么是科学仪器史?如何研究科学仪器史?在这个报告中,我先简要介绍国际上科学仪器史的研究现状,然后以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藏的若干科学仪器为例,探讨科学仪器史的研究路径问题。主讲人 刘年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科学仪器史、科学博物馆学、地球与海洋科学史,主持故宫博物院开放课题、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