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推动北大科技史与医学史、科学哲学学科深度融合,促进相关专业青年学者交流互动,营造兼容并包开放共享的学术氛围的重要举措,9月23日上午,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在静园一院成功举办第一期“北京大学科技医史青年沙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科技医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北京大学科技医史系副主任张藜,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科技医史系副主任张大庆,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一方、教授甄橙、教授唐文佩、副教授陈琦、讲师潘龙飞及北京大学科技医史青年学者60余人参加了沙龙。本期沙龙由张藜主持,2018级博士研究生潘驿炜作题为“病患的悖论:过度包装的医疗与我们的生活”的报告,韩启德院士评议。
本期报告结合《病患悖论:医疗的泛滥及其深层背景》(The Patient Paradox: Why Sexed-up Medicine is Bad for Your Health, 2013)一书的翻译工作展开,该书作者为英国全科医生玛格丽特·麦卡特尼(MargaretMcCartney),中文版译者为潘驿炜,即将于年内出版。报告介绍,随着现代医学不断发展,为增益人体健康作出巨大贡献,它也同时在经济利益、社会声誉、政治选票等因素的推动下,披着“良医治未病”的面纱深深嵌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令“病”与“非病”的概念愈发模糊,产生“医疗化”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下,一个不平等的悖论在医学领域浮现:身体相对健康、经济社会状况较好的人群本来最不需要医疗资源的倾斜,可实际上却最易获取医疗资源;与之相反,身患疾病、经济社会状况不佳的人群往往最需要倾斜或扶持,实际上又很难得到。
潘驿炜作报告
报告以“筛查试验(screening test)”为例,从筛查的实施效果、公关现状和社会认知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了健康市场、学术期刊、大众传媒、慈善组织和政客等力量在夸大医学干预效果、影响公众认知,进而造成医学“过度美化”“过度包装”的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报告认为,医学界遵循证据、恪守职业操守,公众加强对“医学过度包装”的警惕是上述问题的缓解甚至解决之道。
韩启德评议
韩启德对报告进行了评议。他指出,“悖论”就是把不是病人的人归结为病人,把危险因素当作病因加以防治。悖论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报告提到了商业利益、资本力量、慈善组织和政治选票。报告没有提到的一点因素是“人性”:在心理因素驱使下,可怕的、有较高致死率的疾病激励着人们不断去做健康筛查。对于“治未病”,当下的理解出现了问题,既然没有病,又为何要治病?正确的理解应当是罹患疾病但没有表现出来时才需要“治”,而有目的的筛检是诊断筛检(diagnostic test),不是健康筛检。韩启德院士对《病患悖论》一书的翻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译者在文字把握、专有名词处理上有着较为出色的表现。
与会人员合影
韩启德表示,举办北京大学科技医史青年沙龙,旨在为广大师生打造一个轻松自由的交流平台,供广大师生特别是青年学者讨论研究心得、展示学术成果,凝聚更广泛的青年力量,促进北大科技医史学科互动融合。他勉励青年学者,特别是青年学生主动担当青年沙龙的组织者、报告人,共同学习进步。
“北京大学科技医史青年沙龙”简介
北京大学科技医史青年沙龙由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办,旨在为北京大学科技医史和科哲青年学者打造一项集学术成果展示、科研经验分享、思想砥砺碰撞等目标于一体的长效交流机制。沙龙每两周举行一次,报告人均为北京大学科技医史和科哲方向青年教师、博士后、研究生等,评议人由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学者担任,诚挚欢迎对科技医史和科哲研究领域感兴趣的学人莅临沙龙。 (来源北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