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活动预告
  • 17
    2020/11
    题目:纳米技术的前世今生时间:2020-11-19 晚18:40地点:北京大学校本部二教309主讲人:刘忠范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物理化学学报”主编、“科学通报”副主编。摘要:纳米科技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兴交叉学科。经过近四十年的蓬勃发展...
  • 10
    2020/11
    题目:在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的历程时间:2020-11-12地点:北京大学校本部二教309主讲人:昌增益昌增益,北京大学跨院系蛋白质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心兼职教授,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会(IUBMB) 执委(兼出版委员会和命名委员会主席)、亚洲及大洋洲生物化学家及分子生物学家联盟(FAOBMB) 前主席、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监事长及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国际学术刊物《蛋白质科学》(Pro...
  • 10
    2020/11
    讲座信息--传习讲堂第二讲题目:访谈作为材料:问题、难点和缓解途径时间:2020年11月11日 周三 14:00-16:00地点:静园一院201主讲人:赵鼎新教授主持人:张 藜 教授 内容摘要本报告分三个部分:第一,讨论在采访材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叙事具有什么性质。第二,采访者的知识、经验、性格、学科素养、逻辑能力、问题意识以及寻找间接证据的能力在采访中的重要性。第三,通过几个具体实例来说明采访的各种难点,以及一个采访者在采...
  • 09
    2020/11
    传习讲堂:交叉融合系列讲座第二讲题目:访谈作为材料:问题、难点和缓解途径时间:2020年11月11日14:00-16:00地点:静园一院201主讲人:赵鼎新教授主持人:张 藜教授摘要: 访谈作为材料:问题、难点和缓解途径 本报告分三个部分。第一,讨论在采访材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叙事具有什么性质。第二,采访者的知识、经验、性格、学科素养、逻辑能力、问题意识以及寻找间接证据的能力在采访中的重要性。第三,通过几个具体实例来说...
  • 09
    2020/11
    科学·文明讲座 第九讲时间:2020年11月11日19:00地点:主讲人:赵鼎新 教授主持人:韩启德 院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及其后果赵鼎新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摘要:社会科学自其诞生以来在思维逻辑和研究方法上一直受到自然科学的思维逻辑和方法的影响。本报告指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逻辑和方法上八个方面的重要区别,并提出这些区别的本源就是人的特性,即人是又有本能,又讲策略,又会运用意识形态和价值来...

地 址: 北京大学静园一院

邮 编: 100871

联系电话:010-62753220

邮 箱:hstm@pku.edu.cn


北大官方微信

系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