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烈日炎炎,蝉声阵阵,青年沙龙即将回归。在之前的日子里,我们从现实出发,放眼世界,洞察医疗对健康与生活的影响,又思及古代,回望历史,探讨疾病的起源,争论书籍的滥觞,思索理论的发展。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近日,由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办,旨在为青年学者打造的一项集学术成果展示、科研经验分享、思想砥砺碰撞等目标于一体的长效交流机制又将发挥其作用。
我们诚挚欢迎对科技医史和科哲研究领域感兴趣的学人莅临沙龙,同我们一起共享知识的盛宴,感受思维的碰撞。
讲座信息
时间:2021年5月12日下午3:10—5:00
地点:静园一院201
主题:科研工作的过程与基本规范:实验室生活的多维度解读
报告人:顾超(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博士后)
主持人:雷震(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助理教授)
摘要
拟从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本身和STS的视角,对中科院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的科研经历进行不同维度的解读。
报告人简介
顾超,先后于武汉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后在中国作协、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单位工作,其间在中央编译局从事政治学博士后研究。博士期间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对脉冲管制冷机第三种直流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Cryogenics,Sci. China Technol. Sci.等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著有作家访谈《文学的彼岸:中国作家的话语理性与社会想象》。
现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当代科技史、科学社会学。
主持人简介
雷震,北京大学助理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硕士。
目前研究方向为东亚交通技术史,特别是无线电广播与大众媒体史。同时也在研究清朝末年科学史,特别是数学、地理知识的传播。他正在修正其首部专书《近代中国的广播与技术政治,1923-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