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道,这两天的会议让我很受鼓舞。每一个大会报告,每一场专题讨论,包括今天下午的圆桌会议,都使我受益匪浅。大家讲述的不少史实和观点很让我开窍,也联想了很多。由于时间关系简单总结为三个方面。
一、通过这次会议,更加感受到开展北大理科史研究的重要重要意义。
会议回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四个学科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在北大的发展历程,折射出中国科学发展的过程。各学科产生、发展所走过的轨迹,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色。从共性来讲,北大各个学科的发展节点都差不多,从京师大学堂到改称北京大学,经历抗战、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等所有阶段,在重要历史节点基本类似的过程。这就说明科学的发展确实跟社会、时代息息相关。
但是,每个学科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分分合合,学科的范畴在不断变化,各有自己的规律。而研究这些规律,使我们对不同学科的内涵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对于今天如何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开辟新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北大理科史研究的意义还不仅仅如此,对于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学文化,都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前些天在网上看到,有一位大学教授宣称已用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基本原理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居然还被部门推荐到省里参选科学技术奖。研究科学史的人会觉得这个新闻很熟悉,因为几十年前有过同样的事情发生。如果稍有一点科学史常识的话,这种事情根本不值一提。研究科学的历史才会理解什么是现代化、为什么现代化的根本推动力是科学,以及科学在不同时代所处的地位和所产生的影响。北大理科史研究和传播,可以对社会产生一点影响,对于科学文化建设特别是培育全社会科学精神将作出积极贡献。我们总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具体内涵是什么?还需要通过历史的总结来回答。
开展北大理科史研究对于我们的身份认同也将起到积极作用。这两天,与会学者回忆北大相关学科的发展,缅怀在每个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做出贡献的教授、科学家,真可谓灿若星辰,讲到这些历史,我们北大人的自信油然而生。同时如果把这些放在世界范围比一比,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少科技奇迹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对自己所处的水平和状态也会有清醒的认识。网上有言论说,社会发展到今天,自由的、从好奇心出发的科学研究不再需要了,一切要从实用出发来做研究。如果懂一点科学史的话,这样的论调是不是有点过分盲目了?我觉得影响人类未来发展和生存的关键有两个,一个是基因遗传,另一个是模因的传承,就是学问与精神的传承。
总之,通过这两天的会议,我们对于如何开展北大理科史工作,把项目往前推动,更加增强了信心,也有了更大的动力。
二、这次会议促使我们更加体会到研究科学史、北大理科史一定要弘扬科学精神,一定要遵循科学规律。
我非常同意大家的观点,现在文科与理科实际上越来越分不开,理科的人想把物质世界研究清楚,文科的人关心研究物质世界背后的价值在哪?但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需要科学的方法,更需要弘扬科学精神。
首先,科学史是一个求真的学问,其根本是求真,求真就必然要有质疑、批判的精神,要以理性的思考来审视所有的一切,包括科学发展的历史。
其次,一定要深入掌握材料。我非常同意邓小南老师昨天讲到的,历史书写要秉持“实录”原则,求真知、存信史。要掌握足够的材料,积山砌城,材料必须找到一定程度才敢下结论。不能急躁,同时也不能懈怠,努力把足够的资料收集好,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科学史、理科史研究一定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
第三,要审慎、严密,不能随便下结论。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往往理出一条线就觉得顺理成章,但实际上一个事件存在着多个甚至无数个影响因素,如果要得出结论的话,一定要非常谨慎,而不能以个人所好和情感来随意剪切材料,随便得出结论。
第四,要有包容心。邓小南老师昨天强调,尤其要注意不同的材料,甚至与己观点相反的材料都要尽量收集完整,然后进行比对辨析。对于这样的材料,更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如果大家一时不能得到共识,要允许保持各自意见,提倡多元性。
第五,历史研究需要问题意识。如果单纯做一个编年史,有什么意义吗?有,可以为后人做研究用。但是我们的北大理科史研究要有更大的进取心,要有研究的品位,要能够提出问题。这与搞科学研究是一样的,如果提出好的问题,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我们现在缺乏原始创新能力,要害就是提不出问题。为什么学科不能交叉?是因为提不出需要学科交叉的问题。研究北大理科史要能提出问题,比如今天上午王义遒老师根据他在北大几十年关于原子钟研究的经历,提出理科建设需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驾齐驱,除了因为从国家需求出发,才能获得必须的研究条件和资源以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是,要做成产品,就得解决技术难题,在此过程中往往会提出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由此应用研究可以反过来推动基础研究。对于这个问题,现在存在不同观点,我们需要从理科史的研究中进一步加深对此的认识。与此相关的还有对所谓“国家科学”的看法。科学发展到当今阶段,大团队、大平台、大中心、大基地建设越来越被放到重要的地位,对原创性的科学发现,是“大科学”还是传统的以个人或小实验室为单位的自由研究更为重要,我们同样可以从理科发展的历史中得到启发。
最后,还有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学科史研究的根在什么地方?是人创造了历史,历史研究的核心是人,因此理科史研究要围绕着人来做。而人的核心是思想,所以深入的理科史研究必定是思想史,同时也是文化史。高原宁院长在昨天报告中说,他很想研究一个多世纪前中国人刚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时是什么样的心态?与传统文化、观念、知识发生什么样的冲突,这给我很大启发。我们要把研究做到这样的高度当然是很难的,但我们要确立这样的目标。此外,任何学科发展都是与社会紧密相关的,这在中国尤其突出。还以王义遒老师的科研经历看,他的本事大,研究项目做一个成一个,都做出了产品,但每每得不到最后的应用,这些都是与社会变迁连在一起的。科学推动社会发展,而社会又决定科学发展,所以学科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史。
还有很多体会,比如学科内史和外史的关系、学术研究和社会传播的关系等等,相信大家也在这次会议上得到启发。
三、尽快落实会议上各领域专家的思考与建议,积极推进北大理科史各项工作
这个会议今天开完以后怎么办?不能仅是热热闹闹开一场会,会散人去。北大理科史工作已经努力筹备了一年,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准备工作。今天的会议,应该是北大理科史工作的正式启动。扬帆启航,后面要走得路还很远,会后一定要抓紧推动具体工作。
第一,把会议上的各种观点、意见总结好,写出一个有分量的报告,提交领导,引起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还要把会议上的思想和主张传播好,采用各种先进手段把这次会议精髓,特别是各位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以有效的方式传播出去,。
第二,筹设北大理科史研究中心。这将是联合北大理科、人文社科各相关学院领导和专家的学校层级的虚体机构,办公室设在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
第三,建立各个学科史工作小组。之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各学科史不一定同时起步,但是成熟的学科,例如数、理、化、地、生等都已经有所沟通和计划,接下来就要真正开展起来,成立工作小组实际推进,配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人力,博士后招聘是重点。
第四,加强学术交流。接下来计划召开各种专题性研讨会、沙龙等,围绕各学科史研究的具体内容,可以考虑和文研院、国史研究中心等一起,经常组织一些小型专题研讨会。
第五,成立数据实验室。要学习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挖掘、整理和分析理科史数据。在方楼建立一个实验室。
第六,尽快开展口述史和史料征集工作。要有计划地开展北大理科亲历者的访谈,记录他们为北大理科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另外还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快广泛征集文物。不仅要收集和抢救文物,而且要完善档案制度,把现在的资料保存好,把有价值的实物保存好。再过几十年,人们再来研究学科史的时候,凭什么呢?就凭我们现在开始留存的实物资料,所以现在就要注重收存。我们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在北大建立科学博物馆。我建议分步走,先多搞小型展览,再建小馆,后成大馆。目前还要尽快找到一个存放收集到的文物的地方。
同志们,中国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今天,正处在重大的转折关头。开展好北大理科史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我们北大人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这次会议,我们也看到校内各个院系,还有档案馆、图书馆、地质博物馆、生物标本馆等有这么多“金矿”,看到有这么多同事热心支持这项工作,我们的信心更足了。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北大理科史做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