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11月28日晚,北京大学科技医史系与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联合开设的本科生思政选择性必修课程——《科技史上的北京大学》在一教201进行。在题为“北大科研管理:一流研究型大学之重要保障”的课程中,朱星老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北京大学科研管理部门的变迁历程,他结合个人在北大科研管理工作的亲身经历,讨论了科研管理部门对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关键作用,最后为科研管理部门如何为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发挥更大作用提出建议。
1956年北京大学科学工作处的成立,标志着北大科研管理工作的正式确立,科学工作处首任处长为生命科学家张龙翔,1981年起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在任期间曾负责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项目管理工作。1960年,科学工作处改名为自然科学处,负责学校理科与应用科学的科研管理。1975年至2005年,自然科学处的处长分别由陈守良、王义遒、花文廷、沈钟、羌笛、史守旭、严纯华、朱星等担任。历届科研管理负责人都在北大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方面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张龙翔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王义遒老师担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常务副校长,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办学方针。羌笛老师担任教务长、“211-985”建设办公室和北大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史守旭老师担任北京大学秘书长,严纯华担任兰州大学校长等。
1999年,北京大学进行了一次重大的体制改革,对学校院系建制、学校职能部门的重新分类等做出重要调整。科研管理方面,自然科学处、社会科学处、科技开发部三个部门、以及后期北大医学部科研处等合并为科学研究部,这项改革也引发了国内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整体调整。科研部在改革初期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最突出的就是部领导班子职数限制,不利于日常工作的展开。一年后科学研究部又分为科学研究部、社会科学部、科技开发部。
自然科学处(科学研究部)的主要职责为:对外争取科研项目,了解国家主要的经费提供部门的动向,对内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评估全校科研项目的进展,提高全校整体的学术水平。具体工作包括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
1999-2005年间,朱星老师担任科学研究部部长。为提高科学研究部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学校研究人员服务,他提倡建立公共的工作日志制度,定期向学校提供科研工作动向,并要求科学研究部的工作人员撰写科研管理论文。科研评估构成科学研究部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朱老师广泛借鉴了国外高校评估项目的评价标准,例如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和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等。北京大学在这些国际大学评估中一直处于前列。由于朱老师曾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他对德国的评价体系非常熟悉,认为德国的教育管理体系相对英美有可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将文科、理科、工科、医科放在同一评估体系内的方式。
进入21世纪,北大在学科建设布局、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一流教学科研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重大科研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王选院士、徐光宪院士获得全国科学技术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涌现了一批国家科技奖的获奖人、多名学者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为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科学研究部在其中发挥了沟通协调作用,负责奖项申报和项目管理等工作。例如,朱老师曾就王选院士(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和徐光宪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重大科研成果申报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沟通协调。
最后,朱老师对研究型大学中高素质的科研管理者提出建议。这类管理者首先需要是本学科的学术专家,具备宽广的国际学术视野,同时还要谋求学校的进步发展,不谋私利、兼容并包、果断决策、掌握全局,洞悉人才、学术和资源的走向。
科研管理部门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部门之一,其在服务与建言、争取资源、吸引人才、研究机构与实验装置的学科交叉融合中起着重要作用。培养高素质的科研管理者,并实现科研管理者与科学家高效便捷的沟通,是北京大学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中获得长足发展、争取更高的学术地位的必要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