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9月19日,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马玉国老师担任《科技史上的北京大学》课程主讲。马老师以“穷神知化:继往开来的北大化学学科”为题,“穷神知化”指理清事物微细的结构,推知发展的来龙去脉,以此突出北大化学学科悠久的历史与传承。
为了系统呈现北大化学学科的发展脉络,马老师将其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分为六个阶段:
1910-1937年:学科初创与奠基时期
1938-1945年:西南联大时期
1946-1951年:复员时期
1952-1978年:院系调整与曲折发展时期
1978-1994年:改革开放后各学科长足发展时期
1994年至今: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确定了全新发展方向
马玉国老师对每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和重要人物、事件进行系统的讲解。
1、学科初创与奠基时期(1910-1937)
北京大学的化学学科是我国国立大学中最早的化学学科,肇始于1910年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1919年改门为系,由俞同奎(1876-1962)担任化学系首任主任,他主编了我国第一套大学化学教科书。1920年,王星拱(1888-1949)接任化学系系主任,在1923-1924年,化学系已开设了普通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等21门课程,基本涵盖了当时化学的主要子学科,同时还建设了21间实验室。1929年,丁绪贤(1885-1978)开始担任化学系系主任,他重视科学史的重要性,主张将科学史列为教学内容,写就《化学史通考》,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化学史书籍。1931年,曾昭抡(1899-1967)开始担任系主任,他为北大化学系的学科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先后延揽近30位留学生回国任教,改革完善了化学系的教学体系,增建研究室、添置仪器和图书,当时化学系的设备条件已赶上欧美二流大学水平,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则超过欧美大学。他还曾告诫学生们“科学家在国难期间首先必须做好专业知识的研究工作,其次为国家培养各部门有用科学人才,最后应尽科学家作为一般国民的义务,一旦国家需要便‘投笔从戎’。”
2、西南联大时期(1938-1945)
1937年下半年,化学系随北大内迁,师生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尽力以可用资源开展科研,化学系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张青莲(1908-2006)当时依靠从德国带回的重水开展研究,于1939-1944年先后在Science、JACS等杂志发表文章。
3、复员时期(1946-1951)
1946年抗战结束后,西南联大三校复员,北京大学迁回北京。此时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师资力量仍然强大,例如有机化学,袁翰青(1905-1994)、钱思亮(1908-1983)、邢其毅(1911-2002)等有机化学教师,都曾师从美国有机化学泰斗罗杰·亚当斯(Roger Adams, 1889-1971)。
4、院系调整与曲折发展时期(1952-1978)
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化学学科并入北大,进一步充实了北大化学系的师资,同时北京大学的化工学科迁出。1952-1956年间化学系承担了国家的很多科研任务,帮助建立了国内的多个研究所和化学系,包括中科院化学所、吉林大学化学系、内蒙古大学化学系等。
5、北大化学的代表性学术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大化学在科研方面有诸多杰出成就,马老师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既上书架,也上货架”,即既有基础研究的突破,又有惠及国计民生的产业化工作。1958-1965年,北大化学系与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和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展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工作。90年代张青莲系统地进行了原子量的精确测定,他测定的10项原子量测量值被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确认为原子量国际新标准。
从70年代开始,徐光宪(1920-2015)便着手研究稀土元素分离的理论,他提出串级萃取理论,并成功将其工业化,大大提高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被国际稀土届称为“中国冲击(China Impact)”,目前我国三分之二的稀土分离是利用徐光宪的团队开发的技术。2009年徐光宪因在稀土分离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谢有畅自80年代开始开发一氧化碳高效吸附剂和空气分离制氧吸附剂,研制成功的吸附剂性能属国际领先,两项成果分别于2003年和2001年实现产业化应用,带来数亿产值。后来一氧化碳吸附剂获教育部发明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空气分离制氧吸附剂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6、结语
百年来,北大化学薪火相传,注重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马老师回忆,在他刚进入北大化学院时,老师们曾叮嘱“北大化学院会先教会学生做人,再教会学生做学问”。北大化学的使命和目标,在于既要开展前沿、尖端的研究,从分子水平揭示化学基本原理,也要培育一代代化学精英,并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马老师生动、全面地为我们介绍了北大化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北大化学人矢志不渝为科学和国家奉献的精神,启发学生们鉴往知来,向史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