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纪要: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源与前30年的发展(1956—1986)
时间 地点

  2024年9月24日晚,应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邀请,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原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史专家徐祖哲先生来到北京大学《当代科技史》课堂,为北大师生带来题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源与前30年的发展(1956-1986)》的精彩演讲。


  讲座以北京大学杰出教授王选院士的事迹为切入点,抛出对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追问,进而讨论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计算机研发领域的前辈们如何在薄弱的现代科学与工业基础上,打破外国封锁,研制出上千台电子计算机,并将之服务于“两弹一星”和国民经济发展等诸多课题的历史进程。徐祖哲先生作为20世纪60年代哈军工计算机项目的亲历者,结合自身经历与丰富史料,为听众描绘了计算机领域创业前辈们求实的科学态度与不屈的奋斗精神。


01 研发计算机的社会经济环境


  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电子信息技术有了长足发展,系统思想展现出强大的力量,而数学和控制理论的进步昭示着信息社会的到来。20世纪50年代,在建设新中国的热情中,党和国家在矿山、钢铁、机械、铁路、石油等工业领域展开重点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豪迈地迎接在科学技术和工业领域里的革命。在这一背景下,新中国的建设者们紧跟科技潮流,提出开展计算机研制工作,以期祖国走上数字大道。

  然而,1956年,中国开始试制计算机时,钢铁产量仅为447吨,亦无研制计算机的技术储备。至60年代,制造计算机所需9400种计算相关器材中,仍有3292种出现缺口。面对这一不利局面,党和国家在组织人员物资夯实技术、理论、人才、工业基础同时,并未放慢研制计算机的步伐。


02 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


    1946年,华罗庚教授就有远见地提出研制计算机的建议。新中国成立后,这一设想得以实现。1952年,在华罗庚教授的倡议下,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筹备组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研究组,闵乃大担任组长。后经调整,计算机组调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组,成为物理所五三组。

  1955年,闵乃大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一个新的科学部门——自动快速电子计算机》,提出计算机是人类智力的放大工具。计算机进入公众视线。

  1956年,在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时,周恩来总理发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提出“由于电子学和其他科学的进步而产生的电子自动控制机器,已经可以开始有条件地代替一部分特定的脑力劳动,就像其他机器代替体力劳动一样,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技术的水平。这些最新的成就,使人类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为照顾与会科学家的情绪,周总理谨慎地以“电子自动控制机器”指代计算机一词。同时,为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中央确立了对待科学家应“充分信任、放手使用、改善待遇”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大胆启用有留学经历的专家学者,在参与计算技术和数学规划的26人中,有13人曾出国留学。1956年8月,陈毅副总理批示同意成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电子所、自动化及远距离操纵所。

  为加快研制计算机,1956-1959年间,党中央、国务院另外采取“紧急措施”,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三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合作发展中国计算技术。三方形成合力,追赶计算机研发潮流。


03 人才培养与计算机工业的初步形成


  为加快计算机事业发展,解决专门人才短缺的问题,1956年夏至1959年秋,中科院计算所与清华、北大举办三期计算机训练班和二届计算数学训练班。1960年中科院与中科大举办第四届训练班。与此同时,上海市委(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1958年),北京大学(1960年)亦开办计算机训练班。

  计算机、计算数学高等教育在部分大学陆续铺开,1956年至1958年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18所大学设立相关专业。1959年起,南京航空学院、重庆大学等学府也逐步设立计算机或计算数学专业,至1983年,共计110所大学设置计算机专业。1966-1985年,全国47所大学成立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成果显著,最初的10年中,11所重点大学合计培养专门人才近7000人;北大计算数学专业从抽调学生到现实全国招生。

  与人才培养同步发展的是计算机工业。试制首台计算机时,广播器材厂提出该厂制造的无线电台与电子计算机差距巨大,也无检测能力和精密加工能力,因而拒绝了计算机的生产任务。这反映出计算机工业在中国的艰难起步。最终计算机制造任务由位于北京市酒仙桥的738厂承担,并多次接受中科院专家们的考察。1958年,在由食堂改造而来的生产车间里,仿制苏联的103机组装完成,经中科院调试,投入到生产与研究中。103机与104机在一年中完成气象、水坝、建筑、桥梁、冶金、航空、核物理等领域82个项目的计算任务。1959-1965年间,计算所累计完成1200余项项目。自此,西北计算所仿制的104A计算机实现零件全国产,中科院计算所完成107计算机的自主设计制造,华东计算所制造的J-501计算机助力“两弹一星”工程,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441-B下线,100系列计算机实现系列化,中国计算机工业逐步走向正轨。


04 以应用为重点的变革


  在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情况下,中国计算机工业从以研制计算机设备为中心,转向以普及应用为重点,并以此带动研究、发展生产制造、应用开发、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工作。从1958年开始生产计算机到提出以应用为重点,中国花费了24年时间。

  不同部门应用计算机的时间略有不同。石油部自1961年开始使用计算机,并在1964年、1968年分别将之应用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的生产中;鞍钢在1969年投入使用冷轧处理计算机;1976成都光学玻璃温控计算机研发成功;林巧稚院士与李冰院长在日坛医院利用计算机完成了1975-1978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分析;1983年计算机应用于北京蛋鸡的选育工作中;全国电报转报计算机在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取代传统电报转报工……据徐祖哲先生估算,1981年,中国计算机研发人员共计10万,生产销售服务人员达到500万,有2.5亿人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结语


  讲座最后,徐祖哲先生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经验,嘱托年轻的科技史学人,对于计算机历史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历代计算机性能和技术细节的探究之上,更不应止步于以周年纪念为目的的“节庆史学”。学者要从世界大局着眼,由计算机之发展全局,从辅助人工智能出发,由技术规范、设备工艺、应用范围、人才培养、管理决策,以及推动社会进步、改变城乡结构与人们生活、并展望未来之变革、智力设备与人类关系。









当代科技史
上一篇
来源:北大科技医史系 2024-10-24
下一篇
来源:北大科技医史系 2024-10-24

地 址: 北京大学静园一院

邮 编: 100871

联系电话:010-62753220

邮 箱:hstm@pku.edu.cn


北大官方微信

系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