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 |【科技史前沿讲座50】从中国到世界: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合作的历史
编者按:
由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开设的《科技史前沿讲座》课程第五十讲于10月17日进行,本讲邀请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王作跃教授讲授“从中国到世界: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合作的历史”(From China to the World: A Historical Study of Chinese Scientists’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on Climate Change)。
尽管气候变化这一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对于在该领域中国参与全球科学互动的历史考察还存在不足。作为一段跨国科学的历史(transnational history of science),王作跃老师以几位大气科学家为例,关注了科学家参与和全球变暖(global warming)、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与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等议题,以表明国际科学交流对于全球发展和应对全球问题的重要性。
王作跃老师从自身过往的研究经验出发,谈及了他在博士论文研究期间对于全球变暖话题的关注。此后以此为基础出版的《在卫星的阴影下》(In Sputnik’s Shadow: The President's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and Cold War America)和近期出版的《科技革命与美国现代化》中也囊括了对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在1965年发表的报告研究,这份报告曾警告温室效应可能会引起全球变暖。
回归中国语境,王作跃老师首先聚焦竺可桢的案例。他例举了自己曾发表的关于竺可桢的系列研究以及参与《竺可桢年谱长编》的编辑工作,认为对竺可桢的关注可能构成理解中国参与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竺可桢在1972年-1973年曾撰写著名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是一项基于历史档案的定量研究。然而这篇文章只谈历史上气候如何变迁,而不涉及历史时代气候为什么变迁,只谈“How”而不谈“Why”,受限于他接受训练的时代尚未有完备的大气科学以及计算技术对于全球变暖机制的研究。直到1973年,周恩来对气象局做出批示后,随后成立了中央气象局气象研究所气候变迁研究小组。
随后,王作跃老师介绍了另外两位科学家,分别是叶笃正和Thomas F. Malone。叶笃正在美国芝加哥大学随著名气象学家Rossby学习后回国,1978年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所长。Thomas F. Malone1946年毕业于MIT,后担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交秘书。上世纪八十年代,叶笃正赴美访问两人相识,并且于八十年开始共同开展关于气候变化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 IGBP)的研究。在王作跃展示的口述访谈资料中,叶笃正回忆正是八十年代与Thomas Malone等科学家开展的合作,使他开始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他也曾于1985年致信中央领导同志建议应该密切关注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在这些现实背景下,叶笃正1992年主编了《中国的全球变化预研究》,成为了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重要论著。
最后,王作跃老师将目光转向21世纪,提及了秦大河等中国科学家代表中国政府参与气候全球治理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华人科学家例如朱棣文(Steven Chu)等人推动了中美在节能、洁能和气候变化上的合作。同时,王作跃提到中美在领导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愈加突出,例如2014年中美两国元首的高层会晤和APEC峰会的会面,极大推动了2015年的“巴黎协定”的签署。
讲座的结尾,王作跃老师进行总结,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的危机,同时1.5摄氏度的温度增长控制已经无法实现,当前的重点已经从减缓(mitigation)走向了气候适应(adaptation)。他认为,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在气候问题的应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未来政府应该进一步支持、助推科学家的全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