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明”第一讲纪要:科学与文明之问
时间 10月22日 地点 二体B101

2019年10月22日晚,“科学·文明”学术讲座第一讲在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B101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的创系主任韩启德老师带来了主题为“科学与文明之问”的精彩报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老师主持。

报告开始前,邓小南老师对“科学·文明”系列讲座进行了简要介绍。这个活动由北京大学科学史系和文研院共同策划、举办,旨在搭建一个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对话平台,直面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激活“科学文明”的经典对话。对现代科学本质和现代文明的探索,是关系到当今时代发展的根本性议题。希望通过这一系列讲座,能在文明的视域中认识科学的意义,在科学的基础上构建文明的养育,为中国科学与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新的思想生机和活力。

韩启德老师也对“科学·文明”系列讲座的组织背景和未来计划进行了说明。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了新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作为国家实力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造成全面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其土壤和环境,也就是科学文化。由于历史原因等因素,我国科学文化的土壤相对贫瘠。现在的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追溯,会发现其根源往往是精神层面、文化层面的问题。如果我国要进一步在世界科技格局中占据自己应有的地位,发展科学文化绝对是非常重要的。鉴于这些考虑,2018年11月,在科协和北大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科协-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今年2月,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正式挂牌。一年多来,科学文化研究院和科学史系完成了“六个一”的工作,建设一支科学史、科技哲学、科学社会和传播的队伍,启动北京大学理科史的研究工程,组织一年一度的科学文化论坛,举办一个关于科学文化的英文期刊(Cultures of Science),出版一套科学文化丛书,组织一张全国科学史学科发展的联系网。

从这一讲开始的系列讲座,是科学史系和文研院联合举办的重要活动,目的是搭建平台,让国内外从事科学文化研究的同道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对重要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推动国内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系列讲座由北京大学主办,得到了全国同行的支持。今年年底以前计划举办5场讲座,主题和时间都已经敲定;明年计划举办10-12场。

今天是“科学·文明”系列讲座的第一讲,由韩启德老师打头阵。他围绕科学与文明的三个方面提出十二个问题,涵盖了论坛今后要讨论的主题。抛出“靶子”,等大家发射“子弹”,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讨论。

第一方面,科学是什么。韩老师认为,这是基础问题,在对科学的认识上无法达成一致的话,再讨论其他科学问题就容易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围绕“科学是什么”,韩老师提出了四个更为具体、深入的问题。

1.科学怎么定义?

对于科学的定义,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当多的讨论,然而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公认的答案。韩老师梳理了对于科学的四种普遍认识。第一种观点是,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辞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科学的解释中,前面用了不同的限定词,但最后都落脚到“知识体系”上。第二种观点是,科学是一种生产知识的范式。因为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科学本身不是知识,而是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科学生产。科学是一种社会地组织起来探求自然规律的活动。这种观点更强调追求知识的活动和统一认识的范式。第三种观点,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典型的是英国的物理学家贝尔纳(J.D.Berna l)提出的,科学建制是一件社会事实,是由人民团体通过一定组织关系,联系起来,办理社会上的某种业务。最后,第四种观点认为,科学是一个历史范畴。以古希腊理性为基础,经历漫长中世纪基督教的变迁和浸润,以天文学领域革命为开端,以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标志。这个观点更加关注科学的变迁历程。韩老师表示,虽然尼采说过历史是不可定义的,但他认为恰恰只有通过对科学史的了解和深刻理解,看到了科学的产生过程,才能真正对什么是科学有更确切的认识。

其实,“科学”一词本身就反映了历史范畴。从希腊文的episteme到拉丁文的scientia,一直到17、8世纪,法语才有了science的说法。英文中,17世纪就有了science一词,但直到19世纪,科学从nature philosophy变成了分科的学问,按照一定范式进行的知识的生产活动,那时在英文中才广泛使用science表达“科学”的含义。德文的“科学”是wissenschaft,是包括社会科学的,但英文的science只是自然科学。19世纪时,日本人接纳了英文的science,那时由于自然科学已经分科,所以日文将其译为“科学”(分科之学)。有一部分中国学者把science翻成“格致学”,更符合中国的文化和文字。但由于一些历史经过,中文最终采纳了日文中的“科学”一词。因此,我们今日所用之“科学”,来源于19世纪英文中的science,指的是19世纪以来的近现代科学。要理解中文“科学”二字的含义,从历史演进的范畴进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韩老师基于“科学”一词的历史演进,将对科学的四种认识观点相结合,形成了对于科学较为全面的认识:科学是继承古希腊理性传统,经16-17世纪欧洲科学革命而形成的,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和实验检验相结合的思想系统和知识生产过程以及相应社会建制。并建议,本系列演讲中,除了特殊说明,讲到“科学”,即指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数理与实验科学,也就是科学革命以后接触到的近代科学。“科学”在其他语境下的不同含义需要加以说明。

2.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在当今还发挥多大的动力?

内部动力指的是,人类的好奇心、求知欲、科学本身发展惯性;外部动力,是社会需求、国家利益、政策驱动等。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其内部动力还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许多学者认为,当前的科学研究主要是从需求出发,科学家发自内心的本性,科学的惯性越来越少了。但韩老师更同意另外一部分学者的观点,认为内部动力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且当下仍有许多内部动力驱动做出的重要成就,例如佩雷尔曼-庞加莱猜想、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许多诺奖获得者等。

在这里,韩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科学家的责任感是内部动力还是外部动力?“责任感”这一特性,在许多中国科学家身上十分显著。他们从事科学研究,不是完全出于个人兴趣和好奇心,也不是完全的为名为利,而是科学救国、科学强国,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这种责任感发自内心,但同时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以此为例,很多因素难以用绝对的内部动力或外部动力来区分。

3.科学是中性的吗?

科学中性(Scientific Neutrality),指的是科学不受价值约束、与价值无关。具体而言,科学目的不受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科学认识过程不需要价值判断;科学成果是中性的,其技术应用才有善恶之分。但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天文革命时,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是纯粹出于好奇,其目的可以说是中性的,但实际上目的很难与价值分离。培根曾讲过,科学真正合法的目的,是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如果说,现代科学是人与自然分离,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我们做的实验,拿动物做实验,首先就已经确认了人的价值高于“非人”。很多科学在没有应用的时候,已经开始考虑它的价值了。比如粒子的研究、核的研究,最开始觉得不能研究,因为会产生核武器;后来当德国在二战战场上占据很大优势时,科学家们又认为一定要进行核研究。可以用默顿的话来理解这一点,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和思想感情,属于那些永远影响着科学发展的文化变量。

科学是否为中性?这是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它会影响对科学的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以及对伦理问题的认识。

4.当前科学是否正处于突破期?

“突破期”指的是,就像16世纪以后产生现代科学对于整个科学发展的影响。16世纪发轫,牛顿确立起来的范式成为现代科学,这个范式是否会在近期内发生变化?

现在似乎有一些“突破期”的迹象,韩老师举了许多具体的例子,包括:科学、技术、和工程的融合发展;大科学的兴起;量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暗物质、暗能量的证实;人工智能的发展;基因编辑技术的成熟;脑科学和认知研究的进展。

现代科学确认的许多范式都受到了挑战。现代科学追求确定性,而量子被认为是不可确定的;现代科学的还原论范式,会发现还原论的简单模式无法解决复杂系统的问题;起源于希腊时期的演绎法,被认为是科学的主要方法,而现在许多发现又回归了归纳的方法;还有许多问题是不可用实验证实的。

科学会不会在某个时期发生大的突破?这是很难预测的,只能从科学的演化(evolution)来理解。我们弄清楚科学从哪里来,才能判别科学要到哪里去,预测科学是否会消亡。虽然突破期难以预测,但是可以从历史上追溯科学的演化,确定什么算是“突破期”。韩老师认为,如果科学使得整个世界发生了图景的变化,人对世界的认识产生根本性改变,这样就是科学发生了突破。

关于“科学是什么”,韩老师提出了以上四个问题,并进行了剖析和分辨。他认为这些问题是争议较多,但都很有趣,且与现实紧密相连的问题。

当对“科学”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下面就可以讨论科学与文明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就是韩老师提问的第二个主题。与第一部分一样,首先需要明确文明的定义。

5.什么是文明?

韩老师用一句常见的宣传语“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生动活泼地阐释了“文明”的含义。“厕所革命”击败基因组计划、消灭传染病等成果,被评为过去一百年里对人类文明,尤其是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事件。它对人类健康带来的效益是最大的,也是代表人类文明最大的进步。以此为引,文明是人类文化中的积极成果,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表现为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风尚。

文明发展的特点是,多元、不均衡、并可分历史阶段的。因此出现了以不同地域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来划分的所谓各种不同文明。例如古代四大文明、轴心文明、亨廷顿提出的当今七大文明、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各种宗教文明等。由于多元和不平衡的特点,文明的冲突是可以理解的。

6.追随科学是否一定追随西方文明?

科学源于西方,大大促进了西方文明的发展,无疑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泉与特征。因此有观点认为,“科学贴有西方文明的标签”。文明发展到现今已经离不开科学,以西方文明为特色的现代化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因此,各国各地区文明无不留下西方文明的印迹。

但是科学与西方文明不应该划等号。因为西方文明的进步不仅仅取决于科学,非西方文明进程更不完全取决于科学。科学在文明进步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有很多其他相关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文明发展有赖于科学,并不等于有赖于西方文明。

近代科学是众多不同文明中科学知识的总汇,包含着不同的文明的元素。李约瑟曾说过,《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中心含义是,“不同文明的古老的科学细流,正向江河一样奔向现代科学的汪洋大海。近代科学实际上包拿了旧世界所有民族的成就,各民族的贡献源源不断地注入,或者来自古希腊、罗马,或者来自阿拉伯世界,或者来自中国和印度”。对于这一观点,存在很大的争议,也很值得讨论。韩老师表示,他更为赞赏费孝通先生的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在关注科学与文明的问题时,由于文明的复杂性,一定要做出更为充分的考据,再进行讨论与交流。

7.科学是否只有通过技术才能影响文明?

现代科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科学通过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促成三次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相继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但是,不转变为技术,科学也会对文明产生影响。因为科学对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有根本性影响。科学有超出功用的智慧和超出技艺的价值。韩老师举出了几个具体的例子,包括:人本主义与现代哲学的产生;“赛先生”对20世纪中国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生产力的进步上,也使中国人的世界观从根本上产生了变化;由于科学,教育的核心从单纯的人文变成同时重视现代科学。

因此,科学可以直接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的影响。

8.人类社会能够控制科学发展的方向吗?

有人形容,现代科学一旦产生,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它的走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韩老师以基因研究为例,双螺旋模型的发现,阐明了基因的物质基础,接着分子生物学蓬勃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人类已经能够改变、重组DNA,那时许多政治家、科学家提出反对认为,重组DNA的研究最终会改变人类自己。反对的声音并没有控制住研究的进行,反而基因研究取得了爆发性进展,不但绘制出人类基因组图谱,到今天已经可以进行基因编辑了。一旦发展,很难被控制。而科学失控,能否导致人类文明倒退,乃至加快人类消亡?在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起来的今天,正是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由此引发了另一个疑问,科学能否解决自身带来的问题?比如当下的问题,信息技术越发展,信息安全面临越大的挑战。有人认为,存在这些问题是因为科学还不够发达,没有更为强大的能力来控制住科学,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的;但也有人认为,科学不可能找到所有办法解决自身带来的问题。

如果科学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那么人文对科学的控制和驾驭就显得尤其重要。也因此,科学与人文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

关于科学与文明之问的最后一个主题,韩老师将视线落在了中国。科学与文明在中国有什么特殊性?对此,他也提出了四个具体的问题。

9.中国古代究竟有无科学?

对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争论由来已久。1915年,在西方接受教育回国的先驱任鸿隽在《科学》杂志创刊号发表“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1922年,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发表英文文章“Why China Has No Science”,他把中国无科学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的哲学起什么作用的问题;1945年,竺可桢发表文章“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这篇文章不是讨论有没有,而是研究为什么没有产生。

但李约瑟的观点和他们有所差别,他认为中国古代是有科学的,并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文明的滴定》中明确表达了这一观点。韩老师感慨了自己对李约瑟的钦佩。李约瑟不懂中文,但自从对中国科学史感兴趣,他掌握了大量中国古代科学相关的故事典故,总结成中国有无科学的理论,阐述了为什么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处于世界领先,而却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上,支持中国古代有科学的学者有这些理由:西方科学不是唯一的科学;中国拥有自己独特的科学体系;中国古算是一门自成体系的成熟学科;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是科学范畴;中国古代的冶金、陶瓷包含实验元素。而反对者对此一一回应:中国古代的求知方式靠归纳,缺乏演绎;中国的知识体系不追求确定性,缺少逻辑与梳理传统;古算是算例志,不是数理科学,吴国盛老师也说过,中国的古算是代数系统而不是几何系统;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属于“礼”学范畴,由官方组织,服务于政治目的,不能算科学;最后,冶金和陶瓷中的零星成就,不能代表科学传统。

但就讲座最开始,从“科学”一词的来源来看,我们现在所用的“科学”指的是发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从这个含义上说,中国是没有产生科学的。由此引出下一个问题,为什么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10.中国传统文化不利于科学的发生与发展吗?

对于现代科学的产生,中国传统文化是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的。首先,中国天人感应的世界观中,没有一个独立的自然界,不会主动去追问和探索自然。其次,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利于产生精确和严密逻辑的方法论。中国的传统思维是总结归纳,这对产生现代科学来讲是不利的,但对产生其他智慧是有利的,比如中国传统医学。第三,非世袭的文官制度和科举制度不利于吸引人才从事科学。第四,身份认同的等级制度不利于产生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不仅是行政级别、社会阶级不同,甚至家庭的长幼之分,这种僵化的等级制度对学术的自由争鸣有许多不利影响。

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发展仅有不利影响吗?并非如此。尤其是当下,科学与技术不可分的发展趋势下,也存在有利的影响。第一,中国传统的“有机唯物观”,而非“机械唯物观”,对未来的科学发展或许是有利的。第二,在科学与技术共同发展,特别是技术反过来推动科学的情况下,强大的政府功能和集体主义,对于开展“大科学”,是有一定有利影响的。第三,最为重要的一点,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对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鸦片战争以来,通过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等,都可以看到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科技人员有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科学家的地方。

韩老师认为,中国科学家存在其独特的特点。从上世纪开始,可把中国的科学家大致分为四代。第一代的科学家出生于1890年前后,代表人物有丁文江、竺可桢、叶企孙、苏步青等。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大学教育,这些先驱去欧美留学,回国创办大学、发展科学研究机构,成为中国科学的创始人。第二代科学家出生于1910、1920年代,以华罗庚、钱学森、卢嘉锡、叶笃正等为代表。那时候已经有条件在中国接受大学教育,加上战争的原因,他们滞留海外的时间更长,不仅接受大学本科教育,还有科研训练。这一带科学家回国之后,在第一代科学家的领导下,奠定了中国当代科学的基础。第三代科学家出生于1930、1940年代,以袁隆平、屠呦呦、刘永坦、赵忠贤等为代表。他们在成为青年科学家时,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他们带领中国科学追赶世界。第四代科学家出生在1950、1960年代,以潘建伟、施一公、饶毅等为代表。他们在国外掌握了先进技术,着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尽管每一代科学家承担的任务不同、特点不同,但是可以归纳出中国科学家的精神内涵。韩老师引用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对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概括: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韩老师表示,这不仅是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也包含了代表人类先进文明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中国的科学家在六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最突出的还是“家国情怀”。把国家和个人紧密地联合在一起,自然地融合在科学家的精神中、流淌在血液里,这种特点是其他国家的科研人员没有的。恰恰是这样的家国情怀,再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中国科学家的风骨和境界。

11.当前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和地位?

中国的科技一直在“追赶”西方,但现在中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成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这是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肯定。

对于中国科技的评价,经常出现两种声音,一个是“厉害了我的国”,另一个是“卡脖子”和“卡脑袋”,在两种评价之间摇摆不定。韩老师认为,两种极端都不可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第二,关于“后发优势”的问题。韩老师认为,技术是有后发优势的,别人应用得手的技术,如果我们没有,这属于“已知的未知”,只要努力攻关,是可以追赶甚至超越的;但科学基本没有后发优势。科学上落后于人,只能把基础打实,老老实实地追赶,找到制约的原因,很难有后发优势。第三,关于“落后于西方xx年”,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太多了,难以衡量并得出准确的数量,因此这种说法是不太科学的,但可用此来激励自己努力追赶前沿。第四,对“软实力”的评价,这是确实应该进行研究的。文化、制度、法制、环境,这些“软”的方面是我们最为落后的地方。在现在这个特殊的转型时期,有没有更好的改变方法?这是亟待研究解决的。

由“当前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和地位”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论我们有什么争论,有一点是普遍同意的,即迫切需要做出全面的战略分析。不是大而化之,应该作为专门的战略性项目来攻关,了解中国各方面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和地位,这是非常重要的。

12.当前推动中国科学发展最关键的环节在哪里?

这是最后一个问题,当前推动中国科学发展最关键的环节在哪里。

是增加经费投入吗?2018年,中国的科技经费投入约2万亿元,总量位居世界第二。韩老师认为,我们目前得科技投入相当多,但效率是当前更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费要增加,尤其是基础研究的经费,但若不提高效率,则会造成更大的浪费。需要考虑,经费是不是投入到了最需要解决的地方。

是政策出了问题吗?党的十八大已经明确提出,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也不断有相关制度推出,极大推动了科学发展,但文件的落实情况还有待改进。

最后,韩老师认为比前面两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推动科学文化建设。从历史、文化等方面原因看,我国现代科学的培养土壤并不肥沃,前面也回顾了很多学者的观点。如果不推进科学文化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国民科学素养,难以出现更多科学创新甚至突破性的成果。目前许多人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解决的抓手在哪里?想解决这个问题很困难,但不见得是不可为的。只要去做,哪怕不能完全解决,比目前做得好是可以的。这也是韩老师从科协卸任后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科学文化建设中的初心,希望能在自己的推动下,使中国科学文化的土壤慢慢肥沃起来。

最后,韩老师对“科学·文明”系列讲座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他认为,要搞好这系列活动,需要依靠和动员国内外资源,精心组织论坛报告。这不仅是北京大学的活动,要把全国所有科学史一级学科的高校中的专家学者都组织到这个平台上,挑选最好的报告题目进行讲座。第二,论坛的内容要适当集中,因为科学和文明的关系覆盖范围太广,一年十几个报告难以把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讨论透彻。选题相对集中,大家在讨论时也可重点回答某些非常有意义的问题。第三,在组织论坛时,不仅要联系实际,更要崇尚学术;要深入思考,想得深,站得高,看得远;要提倡百家争鸣,可以有不同观点,但要理性地展开批评和争论,不仅是求同存异,更重要的是和而不同;要实事求是,联系实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能从实际出发,能更容易得到共识。最后,希望这系列活动能重视传播,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在做的事情,扩大影响。报告不仅要在网上发布,还要把成果延申,把专家长期积累的报告内容延伸成各种形式的成果,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最后,韩启德老师总结,办好“科学·文明”论坛是很艰巨的任务,但他也非常乐观,有了像今天晚上关心科学文化的观众们、媒体朋友们等各方的支持,一定可以把“科学·文明”论坛办好!

韩启德老师的讲演结束后,邓小南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邓老师表示,韩老师今天的报告就是“实事求是”、“和而不同”的典范,作为一流的科学家,韩老师睿智的追问和深切的人文情怀,相信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虽然经常说科学是“学理”,但也关切到“伦理”。科学以一种超出具体功能的智慧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韩老师所说,科学家的精神内涵,事实上就是先进文明的生动体现。邓老师认为,今天的“科学与文明之问”演讲,一方面是时代之问、当代之问;另一方面,韩老师以宏观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为“科学与文明”这一经典命题提供了深度思考的理悟。韩老师在总结部分提到的如何进行全面的战略分析,如何把握科学关键的环节,如何推进科学文化的建设,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需要有自觉的意识和执着的探索。

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提问和讨论中结束了。

附:问答环节内容

问:韩老师好,我是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一名研二学生。您在讲座中提到,科学是我们人类知识和智慧系统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还有另一部分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就像您提到的家国情怀。很多理念和价值,是难以进行实证探究的。但青年人还是要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您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和一名长辈,对我们有什么寄语,您是如何获得科学之外的智慧的?

答:这个问题很大,牵涉到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应该有科学素养,但是除了科学素养,还有很多方面的价值观。比如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我认为这是实实在在的。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我们要有精神。还要我们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也不仅仅可以单独用科学方法解决的。中国古代的先贤,也给我们创造过很多另外一种智慧。中国古代哲学中,还是有很多可吸收的智慧的。有很多事情,比如感应,中国人是很信的。外国人也信,他们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只不过到了近代才出现了现代科学。也有很多现代科学没有揭示的现象,慢慢发现了,量子是可以纠缠的,纽约和北京之间是完全可以的。所以人和人的联系有没有可能感应,至少不能下结论。像做人的道理,仅仅用科学能回答吗?孔子强调仁义礼智信,真的按照这样做,是很好的。今年的茅盾文学奖,梁晓声作的《人世间》,如果大家没看过,建议大家马上找来看。这本书表现我们中国底层小市民,从中国文化土壤中生发出的情怀,那种中国人特有的道德观。里面有落后的地方,也有非常宝贵的地方。为什么我讲科学只是人类智慧的一部分,人类文明是多元的,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不可否认,发展到现在,科学技术是主导人类文明发展的。但如果从多元文明到了今天,其他非西方文明甚至可以为科学技术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更幸福地生活,是完全可能的。

问:我是大四的一名学生。您刚刚提问我们是否处于科学突破期,并且说可以从科技史的演化寻找答案。但是我认为科技史的演化是系统性的,是很复杂的过程,所以想请问您,有没有一个主线或逻辑,来帮我们把握科技史的演化过程?

答:这是一个非常高级的问题。我的科学史功底有点不够,但是根据我看到的,如果看到古希腊怎么发展,后来怎么一步步从基督教会办大学、到经院哲学、到唯名论,后来现代科学产生后,怎么从牛顿、爱因斯坦怎么突破,一直到现在,好像看到了一条脉络,尤其联系到现在。其实回头看,现代科学发展的近几个世纪,会给人非常多的启示。我最近看了BBC的一个视频,其中一集叫做What is nothing。人知道是什么容易,知道没有什么是很难的。为什么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但是光可以传播。靠量子。量子是什么,在碰撞的时候马上湮灭,所以有能量,不可见。大概是这样。给人的启示是,我们原来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随着科学发展,都在变化。最大的变化确实是量子论。不仅发现牛顿说的很多事情都不对,比如万有引力,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如果按照量子理论,不是万有引力,是这个东西本来的轨道就是这样的,它只是沿着轨道走而已。这是很难理解的。但是现在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除了量子,如果研究脑科学,人的意念、认知到底是什么。我以前是搞医学的。脑子靠神经传递,神经靠什么?靠电活动,靠神经细胞膜电位的改变,可以传播。但是现在的实验已经证明,不靠这个是完全可以的。那靠什么?靠量子吗?按照现代科学来说,拿依据出来。几乎不可能。拿不出依据,怎么研究脑科学?现在研究心理学要靠实验,实验是现代科学,但是不可能拿原来的实验去做,那做什么?最后是宏观的,看人的反应、行为在改变,来进行推断。这是什么,这不是科学。这反过来会成为我们中国人以前的观察,只要观察得够仔细,然后再去类比,才会发现可能是这样,也不是精确的,也不是完全数理的。说明科学在往这个方向走。人工智能可以自己学习,但是跟人的学习是否一样。可以说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人工智能的自学习是我可以掌握的,是包括电子、量子的活动,都是可以知道什么原理的,但是人脑的活动不仅仅是这样。所以,现代科学中,越来越多不可能回答的问题出来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可能科学会到一个新的突破,但是到底多久?有人说,人工智能替代人脑几乎不可能;有人说从跳棋到象棋到围棋,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为什么不能代替呢?没有情感。现在已经有机器人挺讲情感了。所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起码说,有可能出现突破。这是我的回答,谢谢。

问:我是一名口腔科医生,一直有几个科学上的困惑。我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发现很多教科书上的知识,经过循证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比如,很多病,西医是治不好的。很多病的治疗,有一个治疗指南,很多人说指南的制定是跟利益相关的。存在很多科学与利益的矛盾。我的问题是,现在科学是不是真的科学?科学是否是唯一的?

答:这是我唯一比较有自信可以回答的问题。很大的一个问题,把医学等同于科学了。首先,医学是科学吗?医学是科学,又不是科学。应该说,医学不仅仅是科学。如果把医学等同于科学,那么医生没办法干了,因为缺乏科学证据。现在的很多临床指南,多数是经验的总结。有一部分循证,但大量的是经验。这也似乎现代医学的特点,跟中医不一样。比如普外的人,弄一个中华医学会普通外科分会,然后一起开年会,然后大家讨论,多数人争论以后,说这个要割,那就割掉;说不割,那就不割。这是什么?这是科学吗?这是经验,经验的总结。不是演绎,没有因果关系。很大一部分是这样的。如果必须都要有科学证据的话,那么医生都没有证据。有循证的是很小一部分内容。有循证的里面,因为你的对象是人,不是物,太复杂。所以用科学的办法就要设立对照、双盲、分组,还不能回顾,要前瞻。这个对照可能设吗,完全可能把其他因素排除吗?几乎不可能,所以要大样本,小样本不行。为什么要大样本?为了做出T检验p<0.05,95%和5%之间的关系。为什么有人说酒有害,有人说无害?至少可以得出个结论,酒对人的害处没那么大。否则阿司匹林治头痛,100粒就够了,人人有效,或者90%有效。因为五花八门,对照无法设立,所以现在好了。用大样本。可靠吗?不可靠。特别是不那么显著的,都不可靠。大数据是科学吗?按传统现代科学,绝对不是,它只是归纳,不讲因果。它只是提供参考。越大数据,越不可靠,但是没有别的办法。因此,我们现在医生治病用的办法,可靠吗?不可靠。科学吗?有科学的因素,不完全符合科学。要全部做到充分的科学依据才看病吗?不可能。于是乎医生就凭经验。既然凭经验,而且是少数人的意见,必然犯错误。一百年以前,所有physician一致认为放血是可以治所有病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放血。华盛顿生生放血放死了。有一本英国人写的书,研究药物怎么来的。它说,一个世纪以前的医生,看死的人肯定比治好的人要多得多。现在可以这么说了。一百年后再看今天,应该没有那么差,但起码也会有些很滑稽的事情。但现在的人来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总的来说,医学做不到完全按科学走。而且有的事情,比如精神疾患,在看不到的时候肯定不能用科学理论来解释。所以心理学是科学和人文结合最好的。口腔,拔掉一颗牙,镶牙好还是种牙好,肯定是种牙好。但是从人群来看,可能有过度的应用。但这已经脱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的。总的来说,科学解决不了人所有的问题,所以医学有科学的成分、人文的成分,也有社会的因素。谢谢。

问:我是一名科技馆展览的内容策划师。我想提一个问题,在做科技馆展览的设计时,如何利用科学与文明的关系、科学的文化属性,来使得我们的展览不仅仅是在讲科学知识,也在讲科学方法、精神,甚至关系到我们的精神社会,或者科学与文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否能提供一些建议,让科学的展览不再冷冰冰的,有更多的人文味道?

答:这个问题非常好,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问题如果让吴国盛教授回答,他肯定会非常高兴,因为他走遍了全世界的科技博物馆。我去过不太多,国外去得少。国内的大同小异,也不好玩,更缺乏知识。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布展的时候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更需要体现出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想。一个好的方法是从科学史出发,科学史也不能写成干巴巴的,用讲故事的方式。其实科学史都是人的行为写成的,都是故事组成的。我们现在是把很多故事抽象成道理了。所以一般人不太好接受。公众接受的时候,首先要还原成故事,让他自己总结出一些科学的精神、道理。我们现在两个倾向,一个是太枯燥,就跟课堂里老师讲的差不多,所以不感兴趣。还有一个极端是,为了有趣,做成好玩的。小孩去了以后就只知道玩,根本不知道玩有什么意思。这是个很大的学问,但是怎么能做好,我也没有答案,我只是体会,还是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因为我也看一些科学史,除非是我要讲,所以会看李约瑟、吴国盛的书,如果没带着任务,真的很难去看。如果把《人世间》放在旁边,我肯定去看《人世间》了。为什么?因为它是故事,好看。所以博物馆,第一要有内涵,第二要好看。这里面也需要学校课堂教育的配合。西方都是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坐在那里,看着实物讲着故事,也确实挺有趣的。但有一个前提,学校要作为教学的内容。如果应试教育都放进去就不行了。但这个理念要慢慢被大家接受。所以还是要有好的布展,好的作品。我想你们的任务更重。我们北大科技医史系也很重视科普,将来我们可以加强合作。谢谢。

科学·文明
上一篇
来源: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 2019-10-23
下一篇
来源: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 2019-10-23

地 址: 北京大学静园一院

邮 编: 100871

联系电话:010-62753220

邮 箱:hstm@pku.edu.cn


北大官方微信

系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