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启德 | 在2022年科普中国智库论坛暨第二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很高兴出席2022年科普中国智库论坛暨第二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与各位朋友相聚,围绕新时代“构建大科普新格局”开展深入交流。在此,我谨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在我国,科学普及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作。从识字扫盲、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革命战争,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新使命,科普由以往强调科学知识普及向突出科学精神引领转变,并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标准化建设和国际化合作的新时代科普生态也已成为科普领域的共识。根植于广大生动的科普实践,科普理论研究不断夯实基础理论功底,同时加速“智库”功能转型,为党和政府制定科普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今天论坛上将举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的颁奖仪式。科普创作是科普工作的源头活水,是公众获取科技知识、涵养科学精神、丰富精神文化食粮的重要源泉,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社会文明进步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仅重点谈一点自己对科普创作的认识。

初中的时候,我读了《居里夫人传》,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它对我心灵的冲击,当时就下决心自己将来也要去做科学研究。1962年我进医学院学习不久,看了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叫《没有“外公”的癞蛤蟆》,记录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朱洗从事的单性生殖研究,这部影片大大增强了我学医的兴趣。我还记得改革开放后不久,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科幻电影《珊瑚岛上的死光》,在科学的春天里,这部影片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再后来的后来,我读到了刘慈欣的《三体》,我非常喜欢。记得有一次我作为中国科协主席与大学生对话,同学们请我推荐一本书,我推荐了《三体》,在现场引起热烈的反响。现在,我们的优秀科普作品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多样和吸引人,参与科普的科技人员也越来越广泛。《十万个为什么》《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等科普作品“叫好又叫座”。王立铭教授写的《吃货的生物学修养》和《上帝的手术刀》等令人耳目一新,长期热销。他最近出版的《进化论讲义》把科普与哲学结合起来,又上了新的台阶。今年4月份开始,在吴国盛教授主持下开展的“高山科学经典导读”,邀请顶级科学家导读精选的100本科学经典,每周一本,参与的受众越来越多。总之,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在政府各项制度和政策的保障和支撑下,科普创作的形势喜人,令人鼓舞。根据《中国科普统计》数据统计,2006-2020年间,我国科普创作人员从0.87万人增加到1.85万人,增长幅度接近113%,科普图书出版种数由3162种增加至10756种,增长幅度超过240%。

进步令人振奋。但是,我们还不能盲目乐观。我们的原创作品还不够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作品更少。目前最受读者欢迎的科普读物,多数来自发达国家,翻译水平还参差不平。打开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关于自然世界的片子大多数还是来自国外。我看过英国BBC制作的多部科普视频作品,比如《宇宙的构造》、《BBC科普三部曲:地球+海洋+生命》等,还有一部关于人类生育机理的片子,从内容到表现形式、艺术性乃至情感表达,都令我感叹,深感我们的多数作品还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承认差距,急起直追。

为此,我提以下不成熟的建议:

第一,要着力弘扬科学精神。我们的作品在传播科学知识的时候要注意介绍这些知识是如何一步一步获得的,是由哪些科学家获得的,经历了怎样曲折乃至失败的过程,这些知识还有怎样的局限性等等,由此把科学-科学家-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串联起来。这方面饶毅教授的多篇结合科学史的科普作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和《返朴》博客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我们在创作中要对科学抱有敬畏之心,保持内容准确、严谨、经得起推敲,不能单纯追求网上的点击率和流量,为吸引眼球而去充当“标题党”。

第二,要维护多元性,提倡包容精神。无论从科普创作本身而言,还是从公众的科学素养高低与需求差别而言,我们科普作品是需要多元和分层次的。科学发展需要包容,科学传播也需要包容。要允许乃至鼓励各种观点、各种风格、各种形式同时存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形成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第三,要加强科普评论工作。科普作品良莠不齐,需要通过评论激浊扬清。科普评论要保持学术性、客观性、公平性,对学术问题要鼓励展开充分的讨论乃至争论,对不良倾向要敢于批评,反对歪门邪道,树立正气。希望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创办的《科普创作评论》能够在科普评论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营造健康学术生态,引领中国科普创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第四,要推动和规范市场机制。科普工作具有公益性质,需要政府继续大力支持与体制内力量的广泛积极参与。与此同时,市场机制与体制外社会力量参与也不可或缺。要把知识产权保护落到实处,为优秀原创作品保驾护航。司法机关对侵权案子要积极办理,不能久拖不决。畅通科普作品出版发行渠道,审查机制既要严格,又要符合实际,讲求效率,促进而不是阻碍科普创作。市场准入、市场监督、税费收取等环节都要更加规范,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

第五,要充分利用新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科学传播正在向全媒体、全息、全效方向发展,短视频、音频、动漫、直播、受众参与等方式方法普遍采用,科普作品的创作也要适应这样的变化,不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当然“内容为王”,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内容都是最重要的。

第六,要有人文情怀。我们从事科普活动,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播科学文化,这本身就是“以文化人”,要把尊重人、关怀人、爱护生命、照护心灵放在重要位置。所以我们的科普作品要充满人文情怀,要有温度。两年多前,我的小书《医学的温度》出版,未料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至今已经十几次印刷了,感谢这次大会还要授予我特别奖。我想这本书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医学本身充满人性,我只是把医学中的人文特性放到了应有的地位。

第七,要充分发挥科普作家协会的作用。作为以科普作家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聚集了我国科普界的众多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普专家和作家队伍,希望协会坚持以科普创作者为中心,加强与广大科普创作者的思想联系、情感联系、业务联系和组织联系,努力把学会打造成温馨的“科普创作者之家”,同时加强创作引领,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为繁荣原创科普精品、推进我国科普创作事业发展多作贡献。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本次论坛和研讨会上,紧密联系实际,充分发表意见,深刻剖析问题症结,为未来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在高水平思想碰撞中取得累累硕果。

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信息动态
上一篇
来源:北大科技医史系 2022-10-13
下一篇
来源:北大科技医史系 2022-10-13

地 址: 北京大学静园一院

邮 编: 100871

联系电话:010-62753220

邮 箱:hstm@pku.edu.cn


北大官方微信

系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