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10月17日,《科技史上的北京大学》课程邀请到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段慧玲院士,为同学们带来“北大工学的流变与传承”的精彩报告。报告回顾了自1910年“工学门”开启至今114年来的工学学科发展历程,今天的学科发展正是在传承老一辈学人优良学风的基础上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的结果。段老师结合史事与案例,钩沉了几代学人结合国家社会重大需求、推动学科发展的历史图景,科学家精神通过学人、学科的故事鲜活起来,激励着青年学子奋勇前进。
今天的北大工学脱胎于力学,段老师首先概括了力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力及其作用的科学,是工程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桥梁。接下来,段老师将北大力学与工学的发展分成三个历史阶段:1910-1952年的奠基期、1952年-2005年北大力学的筚路蓝缕和2005年至今北大新工科的厚积薄发,结合每一发展阶段中的特征、重要人物和典型事件进行了系统讲解。
1.工学门启——工科奠基(1910-1952)
1910年,工学成为京师大学堂七大分科之一。1917年,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之一是把北大工科并入北洋大学,重点发展理科。之后北大近20年间没有工学院。
抗战期间,在清华工科基础上,整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工程学科班底,组建了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为抗战胜利后北大工学院的复建继续了一批坚实的师资力量。
1946年,北京大学第三次行政会议决议设立工学院,次年8月1日,北京大学接收北洋大学北平分部,设机械、电机、土木、建筑、化工等五系。马大猷任重建后的工学院院长,除北大本校著名教授马大猷、金涛、陈国符等亲自授课外,钱伟长、屠守锷、梁思成等也兼职授课。
1949年,诸多留学欧美的教师纷纷回国加入,傅鹰、方崇智、杜庆华、王补宣、程式等著名教授均在此时期进入北大工学。
1910-1952年工学学科共培养了5000名学生,其中的23人后来成为院士。
2.筚路蓝缕——北大力学成就辉煌(1952-2005)
1952年院系调整,北大工学院建制取消。与此同时,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创立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是为新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
这一时期,为服务国家航空事业发展,力学专业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并开始运行国内第一座较大型的低速风洞。当时我国全年钢产量不足千万吨,该风洞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堪称历史创举。在1976年之前,这一装置一直是中国飞行器设计的主要资料来源之一;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需要,1972年北大成立汉中分校力学系,进行了以大型冷却塔的应力分析程序开发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与工程研究;周培源先生在湍流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5年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
1979年3月,北京大学力学系成立,几十年间编著出版了大量教材和专著,覆盖了与力学有关的所有基础课和相当多的专门研究方向。作为全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北大力学为兄弟院校建设力学系科输送了大量师资,在我国力学教育的整体发展中起到了带头和中坚的作用,为我国工业和国防建设新方向的开拓输送了大量人才。
3.正当其时——北大新工科厚积薄发(2005年至今)
2005年2月22日,第559次校长办公会决定成立北京大学工学院,为北大新工科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全国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力量。新时期的北大工学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重大科技成果频频涌现,如张信荣教授率团队创新研发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打造了一块冬奥史上“最快最环保的冰”。
1952年至今,力学、工学学科培养近5000名学生,他们中的20位后来成为院士。北大工学百余年来,为国家相关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有力支援了民用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为缅怀前辈,工学院设立了冠名教师奖教金和学生奖学金,并多次举办纪念研讨会,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优秀品质。
4.结语
114年来,一代代北大工学人,以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为己任,厚积薄发,把前人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涌现出众多的感人事迹。在面向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顶尖工学院的新征程中,科学家精神正是工学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本讲以北京大学工学学科的流变传承为例,向同学们展示了北大学人的优秀学风,激励大家以此为榜样,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在各自领域为国家科技发展和全人类知识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