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开设的《当代科技史》通选课程于9月24日隆重开讲。作为系列课程的开篇首讲,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韩启德院士讲授《当代科技史导论》。
在近120分钟的课程中,韩老师旁征博引、妙语迭出,提纲挈领地为我们解读了20世纪科学发展的关键性环节,从科技自身结构嬗变、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科学及国家政策等角度揭橥近70年来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内在规律,以一线科研工作者的视角对未来科学发展动向及人类社会走向予以前瞻性的研判,为听众献上了一堂思想性与趣味性兼备的科学史入门课。
经过了一个十一长假,本系列的第二讲又要如期与大家见面了。不知道各位读者还记不记得第一讲的内容呢?就请各位读者与小编通过这篇课程纪要一起来重温思想火花闪耀的瞬间,感受当代科技史波澜壮阔的峥嵘历程吧。
01.当代科技发展脉络透视
二战以来,人类社会的世界政治格局、经济局势都发生了颠覆性剧变,背后最重要的变革力量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由于科技在形塑当代社会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亦使得科技史成为当代史研究中的重要面相,是我们了解今日世界的锁钥。
为简明扼要地呈现当代科技发展的宏观脉络,韩老师特别选取了几个经典例证来进行阐述。二战后科技发展的起点肇始于战时科技成果在战后的“和平演变”,一些重要发明如原子能、雷达、生物制药都经历了从军用到民用、专用到商用的转变。而最不容忽视者首推计算机和电子通信技术及与之伴生的集成半导体技术革命,孕育了硅谷式的科技产业神话,造就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数字时代,韩老师特别指出,
“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科技史上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反映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摩尔定律和信息革命
除了这些重大技术成果以外,人类还取得了一系列非同寻常的成就,对于微观世界和宇观世界的探索革新了人类的世界观;对于生命科学的探索破解了生命密码,孕育了改造生命甚至合成生命的可能性;对于材料科学的探索空前提升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回望当代科技发展历程,韩老师进行了如下概括
“纵观人类历史,从农耕文明时代开始,一直到工业革命之前,科技进步大致都是相对匀速发生的。但是20世纪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技进步的速度明显加快,重要科技成果产出的密度越来越高。由于当代科技发展,人类的文明进程呈现出了跟以往完全不同的特征,而这一趋势在21世纪还会持续。”
02.当代科技自身结构嬗变
伴随着近70年的高速发展,科学自身结构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呈现出一些典型性特征。
· 科学技术一体化
“科学技术一体化” 是20世纪科技革命的首要表征。概而言之,科学与技术不再泾渭分明,科学研究日益依赖技术驱动,技术发展也日益受益于理论研究。
· 科学经济一体化
伴随着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日益密切,科技更多地与社会经济发生紧密联系,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成为科学研究的导向,呈现出“科学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一个形象的例子是19世纪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了20世纪,科学技术已经被提升到了“第一生产力”的高度。
· 学科融合化趋势
从科学自身的学科结构而言,当代科学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融合化趋势,大量交叉学科、技术集群应运而生,可以预见,科学的未来发展也将日益依赖这种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
学科交叉已经成为一种显见趋势
· 自然与人文学科的统一
今日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已不再呈现“斯诺命题”所言的割据对立之势,人文科学日益“科学化”,甚至还出现了以沟通科学与文化、讨论科学与社会互动关系为职志的STS学科(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
03.当代科技如何形塑人类社会
20世纪科学史的另一大特征就是科学日益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对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关于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感同身受。
· 信息化生产与产业革命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造就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化生产方式,随之产生了一场以中小企业勃兴、管理结构扁平化为特征的产业革命,而信息也日益成为了一种新兴力量载体。
· 消费主义与社会革命
科技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虚拟现实等已经深入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作为科技发展的副产品,美式“消费主义”席卷全球,成为今日生活方式最突出的特征。可以预见,科技在不远的未来甚至可能造成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
· 思想工具与思维革命
科技发展呈现出了全新的世界图景,旧有的思维模式已然失效,量子力学就是一个形象的例子
“有一位讲量子的潘教授,他十年以前讲量子基本上听得懂是异常,听不懂才是量子。今天他的本事增加了很多,已经可以讲到,我去听的时候当时觉得懂了,离开会场又觉得不懂。为什么?因为量子的思维方式跟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我们的思维是确定性的,但是量子是不确定的;而量子思维确不确定?本身也是不确定的。所以就叫你弄不懂”。
为理解新的世界,人类发明了一些全新的思想工具,系统论、混沌理论应运而生。
· 科技实力对比与世界局势重构
由于二战后不同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发展程度的差异,深刻地改变了国家间的实力对比,重塑了世界局势。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后来居上,异军突起,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04.当代科技与国家战略
由于二战期间科技伟力日益显现,科技日益转变为一项国家事业。以美、中两国的科技政策为例,可以看到科技如何影响国家战略制订,政策如何推动科技发展。
美国的国家科学政策从二战以来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转变。早在二战期间,受到美国科学局创立者、曼哈顿计划领导者万尼瓦尔·布什《科学——无止境的前沿》这一报告的影响,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科学对于国家发展的支撑性作用,开始加强对科学技术工作的干预。
《科学--无止境的前沿》
而受到苏联率先发射斯普尼克1号的刺激,美国动用国家体制,举全国之力开展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大科学(Big Science)由此诞生,阿波罗计划就是最为典型的示例。
而从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的科技政策有所转变,由直接资助转向扶持,希望引入市场力量,创造一个有益于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市场环境。在这一新政策的扶持之下,苹果、Google、微软、亚马逊等一系列我们所熟知的巨头企业随之诞生,成为今天美国的“核心竞争力”。简而言之,调和国家利益并兼顾市场培育是美国科技获得成功的制胜法宝。
反观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科技政策,也经历了从“计划科学”到“科学计划”的转变。1950-1970年代,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国采取了由政府直接组织科技规划、管理科研机构,人力、经费、物资完全由政府按计划统一调配的方式,“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
而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渐引入了开放和竞争机制,由国家科学体制向国家主导的市场机制转变,推出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973”计划等,逐步实现了国家主导和市场化并重的重大突破。
进入21世纪,中国把科技创新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透过中美两国的科技政策转变情形,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政府主导与市场效应的作用因素,而如何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更好地协调二者,寻求平衡点,将成为科技政策制订的关键性因素。
05.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
在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技的今天,人类社会究竟会走向何方?这一问题任何人都很难给出确切的回答,但我们至少可以充分想象。
首先,20世纪科技虽然取得了重大发展,也遗留了一些后工业化时代的痼疾,能源枯竭、生态危机以及新兴的数字安全问题都成为制约未来发展的重大考验。有一种说法,科技的问题仍然要从科技自身寻求应对之策,那么人类是否能够通过技术革新彻底解决这些危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有一些希望。例如,可控核聚变可以应对能源问题,量子通信应对信息安全,而由纳米、生物、信息和认知四大科学技术相融合的会聚技术(NBIC)则有望从根本上应对生态危机。
如果能够应对危机,突破发展的桎梏,就有希望实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未来。已经有一些一线科学家基于自身的专业背景提出了一些关于未来的命题,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们感到面对未来,自己的想象力是如此贫瘠;然而,在奇异与瑰丽的幻想背后,同样隐含着种种威胁,例如核战争及新型战争,人工智能的两面性,核废料及核安全问题,而其中最值得忧虑的则是科学伦理的失陷。如韩院士所言,
“科技在任何时代都有两面性,如何更好的理解科学,让它为人所用,将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更关系人类拥有怎么样的未来。”
韩院士所讲授的《当代科技史导论》课程为我们剖析了当代科技发展的脉络和规律,令人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了解科技发展史特别是当代科技史,才可能深刻的理解人类文明进程,理解当今世界的由来,理解科技发展规律。而解读科技发展规律,传播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思想与方法,提高创新的自觉性与创新能力,正是《当代科技史》课程的意义所在。如韩启德院士所言
“科技史学科承担着沟通文理、贯通中西、兼纳古今的作用,具有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促进学科交叉的重要教育功能。可以启发对科学精神、科学本身的价值及其人文价值的深入思考。我们开设这门课程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搭桥”,为文理各学科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另一个则是“铺路”,向社会传播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文化。”
通过对韩启德院士《当代科技史导论》课程的回顾,相信各位读者与我们一样获益匪浅。如果您觉得意犹未尽,不妨即刻加入《当代科技史》课程,追随当今科学界最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一起领略当代科技史的思想魅力,感悟科学精神,洞察科学奥秘。
今晚6:40北京大学校本部二教309第二讲开讲!获取课程信息请点击下方链接
预告| 【当代科技史02】汤超:生命科学革命
五位院士一门课!北大这门新开课程,你选到了吗?
纪要整理| 曹琪
编辑| 张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