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上篇中,我们穿越百年,见证了北大理科在乱世中求生,困厄中求索到逆境中求新的六十余载。今天,让我们继续随着《北大理科,一段历史》(下),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同目睹北大理科敢为时代先的风采!
除旧布新 求真务实
北大理科迈入新时代
1978年
科学的春天翩然而至
高考重新启动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北大理科各院系日益完善
科研硕果累累
教学生机勃勃
1980年
学部委员增选工作恢复
姜伯驹、邢其毅、董申保等
一大批北大名师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1年
学位制度建立
研究生培养逐步扩大
数学系研究生张筑生通过论文答辩
成为北京大学培养的首位博士

张筑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现场
尽管经费支绌,依然成果斐然
王选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
研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引发“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革命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研制成功
廖山涛获第三世界科学院首个数学奖
徐光宪“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及其应用”在全国推广
甘子钊“高临界温度超导体”取得重大进展
翟中和在细胞核骨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董申保领导中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工作
……
80至90年代
北大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高居全国前列
阔步发展 力求卓越
北大理科面向未来
面向新世纪
凭借“科教兴国”战略东风
北大理科不断壮大
继生命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之后
物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环境学院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心理与认知学院
亦相继设立
今日的北大理学部
学科齐全 英杰汇聚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化学楼
一大批研究院所应运而生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
……

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2004年“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揭牌

2011年北京大学获国际捐赠建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
今时今日的北大理科
正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交流
努力建成世界级科研机构
在“高、精、尖”领域书写辉煌篇章
回首北大理科发展历程
生逢乱世 屡遭困厄
苦心经营 与时偕行
栉风沐雨百余载
春华秋实满庭芳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
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
祝福北大理科
迎难直上 勇立潮头
守正创新 更上层楼
期待北大理科之未来
乘风好去 长空万里